快递被检测出新冠,按要求操作后十万元没了,这样的快递你敢收?

share
### “快递阳性理赔”骗局案例呈现
在如今快递业务繁忙的时代,“快递阳性理赔”骗局悄然兴起,不少人都掉进了骗子的陷阱,以下为大家讲述几个真实案例。

义乌市民王女士平常很喜欢网购。一天,她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快递公司客服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语气焦急地说:“王女士您好,您有一个快递检测出新冠阳性,已经被销毁了,按照规定我们这边要给您进行理赔。”王女士一听,心里有些紧张,毕竟自己确实有不少快递。对方接着说:“为了快速给您办理理赔,需要您扫描一个二维码,填写一下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理赔款很快就能打到您账上。”王女士没多想,就按照对方的要求扫描了二维码,进入一个看似正规的页面,认真填写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可没过多久,她就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少了好几千,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温州乐清的刘女士也遭遇了类似的骗局。骗子打来电话说:“刘女士,您的快递因阳性被处理了,我们会给您三倍赔偿。但需要您先进行身份验证,点击链接填写信息,还要输入手机验证码,确保是本人操作。”刘女士一听有三倍赔偿,有些心动。在对方的诱导下,她点击了链接,进入一个设计精美的页面,填写了各种信息,随后收到验证码也没有丝毫怀疑就告诉了对方。结果,几分钟后,她收到银行的扣费通知,卡里的钱不翼而飞。

还有杭州的李先生,同样接到自称快递客服的电话,称其快递阳性要理赔。对方让李先生下载一个APP,说在上面可以完成理赔流程。李先生下载安装后,按照提示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还进行了所谓的“安全验证”转账。转账完成后,李先生才惊觉自己被骗,那笔不小的转账根本无法追回。

这些“快递阳性理赔”骗局让不少人遭受了财产损失,骗子们正是利用人们对快递和理赔的关注,一步步诱导受害人落入陷阱。

在当今社会,网购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网络诈骗手段的层出不穷。“快递阳性理赔”骗局便是其中之一,其作案对象多以有网购记录的人群为主,这是因为这类人群更可能相信与网购相关的理赔信息,从而降低了他们的警惕性。

作案手段分析:

首先,不法分子通常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网购信息,包括姓名、电话、购物详情等。这些信息的泄露,为诈骗分子提供了精准的作案目标。接着,他们会主动联系受害人,声称其购买的商品因疫情原因被检测出阳性,需要进行理赔。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对健康的关注,这样的理由很容易引起受害人的恐慌和信任。

在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后,不法分子会以各种理由诱使受害人进行转账。他们可能会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以接收理赔款项,但实际上二维码链接到的是不法分子控制的钓鱼网站,一旦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资金便被转移。有时,诈骗分子还会以验证身份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验证码,一旦受害人提供,账户资金同样面临被盗风险。

具体案例分析:

以义乌市民王女士的受骗经历为例。王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快递公司的电话,对方告诉她购买的商品因疫情原因需要理赔。在对方的引导下,王女士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并在弹出的页面上填写了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随后,王女士收到了银行发来的验证码,对方以验证身份为由要求她提供验证码。王女士信以为真,将验证码告知对方,结果账户中的资金被迅速转走。

总结:

“快递阳性理赔”骗局的作案对象特点在于精准定位有网购记录的人群,利用疫情作为诱饵,通过主动联系受害人,以理赔为由诱使受害人转账。这类骗局的手法虽然狡猾,但只要公众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电话,不随意扫描二维码,不透露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就能有效地防范此类诈骗。

《对“快递阳性理赔”骗局的防范与提醒》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其中“快递阳性理赔”骗局尤为狡猾。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快递服务的依赖和对疫情的敏感,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诈骗活动。面对这样的骗局,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不轻易相信陌生电话是防范此类骗局的首要原则。诈骗分子通常会通过电话联系潜在的受害者,声称受害者的快递包裹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需要进行理赔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信息以及验证码等。请记住,正规的快递公司或防疫部门不会通过这种方式与你联系。

其次,不要随意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这些二维码很有可能是钓鱼网站的链接,一旦扫描,你的个人信息就会被不法分子获取。即便是在正规的网络环境下,也应该对二维码进行仔细的甄别,确保其来源的安全性。

再者,验证码是保护你账户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绝对不能透露给任何人。银行或支付平台发送的验证码是唯一的、时效性的验证信息,一旦泄露,不法分子就能通过它来转移你的资金。

此外,公众应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这不仅意味着要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法,还意味着要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比如,定期修改密码、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敏感操作、使用双重验证等。这些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被诈骗的风险。

警方和网络安全专家也提醒大家,一旦接到这样的电话或信息,应立即挂断,并与快递公司或当地警方联系确认。不要被不法分子的紧迫性言语所迷惑,保持冷静,理性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1. 定期接受网络安全教育,了解最新的网络诈骗手段。
2. 与家人和朋友分享防范知识,尤其是老年人和年轻人,他们更容易成为诈骗的目标。
3. 利用技术手段,比如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对来电进行识别和拦截。
4. 关注官方发布的防骗提示,及时了解最新的诈骗动态。

最后,请记住,任何涉及金钱和敏感信息的请求,都应该通过官方渠道进行验证。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在快递服务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