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分娩和妊娠期间能否离婚及相关法律规定

share
怀孕分娩和妊娠期间能离婚吗?夫妻感情确认破裂后,双方可以选择离婚。但是有些特殊情况,法律却不会批准离婚请求。比如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82条的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给大家分享个案例,李先生与程女士在北京打工多年,于2017年经媒人介绍认识,登记结婚。婚后双方共同住在李某所在的工厂宿舍。由于双方性格不合,婚前对彼此的了解不够,婚后经常因为琐事发生争吵甚至动手。后来呢李某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没有和好的可能性,请求判决离婚。程某收到传票后向受诉法院进行几份当地人民医院开具的化验报告单、诊断证明书、B超报告单证实其已经怀孕。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被告程某向本院提交了怀孕的证据,原告李某没有合法有效的证据予以否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不得提出离婚,遂判决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李某与程某的经历再次证明。恋爱期间要多了解对方,不要一拍脑袋就决定结婚,恋爱时选择分手相对容易,结婚后再去离婚却复杂很多,因为婚姻代表着承诺,也意味着责任。婚后,李某发现跟程某性格不合,感情破裂,可是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时程某已经怀孕了,但是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男方在这时候是不能提出离婚的,因为女方在怀孕期间,身体和心理都处在调理、修养等特殊的时期,腹中的胎儿也处于发育时期。当然,在此期间也只是限制和延缓了男方的离婚请求权,不是剥夺了男方的离婚请求权,这种限制和延缓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也可以受理并判决离婚,只是实践中这种判决案例比较少。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也可以和我聊聊。我是律师张大姐,职业16年,专办全国婚姻家事案件。
在婚姻生活中,怀孕分娩和妊娠期间的离婚问题备受关注。许多夫妻在这个特殊时期面临着感情危机,却不知如何处理。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攻略。首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82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请求的除外。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属于“确有必要”呢?这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女方的健康状况、夫妻关系的实际情况等。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继续维持婚姻会对双方造成更大的伤害,法院可能会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在实际生活中,案例分析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这些规定的应用。比如李先生与程女士的案例,婚后因性格不合经常争吵,李先生起诉离婚时程女士已怀孕,法院依据法律驳回了李先生的请求。这再次提醒我们,恋爱期间要多了解对方,慎重决定结婚。因为一旦结婚,再面对离婚问题就会复杂很多。婚姻不仅代表着承诺,更意味着责任。如果在怀孕分娩或妊娠期间遇到离婚问题,夫妻双方应冷静沟通,尽量协商解决。若无法协商一致,可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同时,社会也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如心理咨询、婚姻辅导等,帮助夫妻度过这个特殊时期。总之,怀孕分娩和妊娠期间的离婚问题需要我们谨慎对待,遵循法律规定,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要珍惜婚姻关系,尽量避免走到离婚这一步。
怀孕分娩;妊娠期间;离婚;法律规定;案例分析
[Q]: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一定不能提出离婚吗?
[A]:不是,女方提出离婚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Q]:哪些情况属于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
[A]:文中未明确说明具体情况,通常需综合多种因素判断,如女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实际情况等。
[Q]:女方分娩后多久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A]: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Q]:女方终止妊娠后多久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A]: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Q]:夫妻感情破裂就一定能离婚吗?
[A]:不一定,在女方怀孕期间等特殊时期,男方提出离婚有法律限制。
[Q]:如果女方在怀孕期间提出离婚,法院会怎么判?
[A]: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审理,若符合法律规定或认为确有必要,可能会判决离婚。
[Q]:如何判断是否属于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情况?
[A]:需综合考虑女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实际情况等多种因素。
[Q]:实践中女方怀孕期间男方提出离婚且法院受理判决的案例多吗?
[A]:实践中这种判决案例比较少。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