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媳妇儿离婚,父母资助款能否要回

share
儿子媳妇儿离婚,父母为其买房买车的资助款能否要回?

2008年儿子媳妇儿结婚,婚姻存续期间公公婆婆先后三次给他们转账共15万,未说明性质。2019年小夫妻离婚,房子和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2022年张先生父母以15万元是借款为由要求偿还,儿子同意,媳妇儿不同意,认为是赠与,且父母和儿子有串通嫌疑。法院审理后认为资助是赠与可能性高于借款,未支持父母主张。律师提醒资助子女夫妻资金若本意是出借,应书面明确借款性质,若为让小夫妻白头到老,可约定离婚时大笔资助款作为借款返还。
### 关于父母资助子女夫妻资金性质及相关问题的攻略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资助子女夫妻资金的情况屡见不鲜,但其中涉及的性质认定却常常引发争议。就像文中所提到的案例,儿子媳妇儿离婚时,父母为其买房买车的资助款能否要回成了焦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相关司法解释,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而出的钱,性质上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原则上视为对子女夫妻的赠与。这就提醒我们,如果父母希望资助的资金是出借性质,一定要采用书面方式明确借款性质。比如可以签订借款协议,详细注明借款金额、用途、还款方式和时间等关键信息。

其次,从实际案例来看,转账时没有注明用途,缺乏借贷约定,转账时间又比较远,且父母从来没提过借款和还钱的事儿,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资金被认定为赠与的可能性。所以,父母在资助时就应做好规划,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再者,如果资助目的是希望子女夫妻能长久美满,那么可以提前约定,比如在夫妻离婚时,可将大笔资助款作为借款返还。这样既能表达父母的心意,又能在关键时刻保障自身权益。

总之,父母资助子女夫妻资金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通过合理的方式明确资金性质,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让亲情在财产问题上也能保持和谐。
儿子媳妇儿离婚,父母资助款,借款,赠与,法院判决,律师提醒
[Q]:父母资助子女夫妻资金,没注明用途会怎样?
[A]:会增加被认定为赠与的可能性,对日后主张借款不利。
[Q]:父母资助子女夫妻资金,一直没提过借款还钱有影响吗?
[A]:有影响,这会被视为赠与的一种表现,不利于主张借款。
[Q]:子女夫妻离婚,父母资助款能要回吗?
[A]:若没明确是借款,且符合赠与特征,可能无法要回,需视具体情况。
[Q]:父母资助子女夫妻资金,怎样明确是借款?
[A]:采用书面方式,如签订借款协议,注明金额、用途、还款等信息。
[Q]:父母资助子女夫妻买房买车的钱,性质怎么定?
[A]:没约定或约定不明,原则上视为对子女夫妻的赠与。
[Q]:资助子女夫妻资金,提前约定离婚时当借款返还有效吗?
[A]:有效,能保障父母在特定情况下的权益主张。
[Q]:子女夫妻一方不知情的资助款,算共同债务吗?
[A]:若被认定为赠与则不算,若为借款且符合条件算共同债务。
[Q]:法院判定资助款性质主要依据什么?
[A]:转账情况、是否有借贷约定、父母主张情况及亲缘关系等。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