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赚小钱却面临重罚,法院判决引思考
老百姓卖菜赚 14 元,监管抽检不合格竟要罚 10 万
张大爷路过邻居王大姐的菜地,花 122.5 元接手 70 斤芹菜,随后以每斤 1.95 元的价格卖给蔬菜批发行,赚了 14 元。然而,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发现该批芹菜毒死蜱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根据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存在农药残留指标超标或金额不足 1 万且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罚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张大爷作出处罚决定,责令其改正并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14 元,并处 5 万元罚款。张大爷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因逾期不缴纳罚款,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又对其加罚 5 万元,共计 10 万元,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过,法院认为张大爷违法获利小且非职业商贩,主观恶意不大,根据处罚相当原则,10 万元罚款可不用缴纳。近年来,缴过重罚的案件不少,执法部门的机械执法甚至用执法来取缔的行为应及时纠正。法律不外乎人情,若处罚结果与大众朴素情感有重大分歧,执法者和司法者须审慎处理。
### 食品安全下卖菜的风险与应对攻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参与到农产品的交易中,比如像张大爷这样接手邻居的蔬菜去售卖。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却可能隐藏着诸多风险。
首先,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就像张大爷卖的芹菜,被抽检毒死蜱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这提醒我们,在接手蔬菜时,一定要了解蔬菜的来源和质量情况。如果是从农户手中接手,最好能查看一下相关的种植记录,了解是否使用了合规的农药等。
其次,对于监管抽查要有正确的认识。监管部门的抽查是为了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一旦不合格面临的罚款可不是小数目。所以,我们要积极配合监管工作,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如果不幸遇到不合格的情况,要及时了解相关法规,像张大爷这种情况,虽然获利少且不是职业商贩,但也确实存在违法行为,要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改正。
再者,关于罚款的问题。当面临罚款时,要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对罚款有异议,要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像张大爷一开始没及时处理,导致罚款增加,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要及时关注相关信息,按照规定的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法律与人情的平衡。法院在判决时考虑到张大爷的实际情况,这体现了法律不外乎人情。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要理解执法部门的工作,同时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也应该更加审慎地处理类似案件,让处罚更加合理公正。总之,在卖菜等农产品交易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谨慎,遵守法律法规,保障食品安全,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卖菜、监管抽查、不合格、罚款、法院判决、食品安全、执法、法律、人情、处罚
[Q]:张大爷卖菜赚了多少钱?
[A]:张大爷赚了 14 元。
[Q]:张大爷的芹菜为什么被判定不合格?
[A]:经送检发现毒死蜱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限量要求。
[Q]: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张大爷的处罚是什么?
[A]:责令张某改正,进行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14 元,并处 5 万元罚款。
[Q]:张大爷为什么会被加罚 5 万元?
[A]:张大爷没有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也没有提起诉讼,因逾期不缴纳罚款。
[Q]:法院为什么认为张大爷 10 万元罚款可不用缴纳?
[A]:一来张大爷违法获利很小,二是他也不是职业的商贩,所以主观上恶意不大。
[Q]:近年来类似缴过重罚的案件多吗?
[A]:近年来缴过重罚的案件实属不少。
[Q]:面对罚款,张大爷应该怎么做?
[A]:应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
[Q]: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注意什么?
[A]:如果处罚的结果和大众朴素的情感有重大的分歧,必须审慎处理。
张大爷路过邻居王大姐的菜地,花 122.5 元接手 70 斤芹菜,随后以每斤 1.95 元的价格卖给蔬菜批发行,赚了 14 元。然而,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发现该批芹菜毒死蜱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根据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存在农药残留指标超标或金额不足 1 万且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罚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张大爷作出处罚决定,责令其改正并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14 元,并处 5 万元罚款。张大爷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因逾期不缴纳罚款,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又对其加罚 5 万元,共计 10 万元,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过,法院认为张大爷违法获利小且非职业商贩,主观恶意不大,根据处罚相当原则,10 万元罚款可不用缴纳。近年来,缴过重罚的案件不少,执法部门的机械执法甚至用执法来取缔的行为应及时纠正。法律不外乎人情,若处罚结果与大众朴素情感有重大分歧,执法者和司法者须审慎处理。
### 食品安全下卖菜的风险与应对攻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参与到农产品的交易中,比如像张大爷这样接手邻居的蔬菜去售卖。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却可能隐藏着诸多风险。
首先,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就像张大爷卖的芹菜,被抽检毒死蜱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这提醒我们,在接手蔬菜时,一定要了解蔬菜的来源和质量情况。如果是从农户手中接手,最好能查看一下相关的种植记录,了解是否使用了合规的农药等。
其次,对于监管抽查要有正确的认识。监管部门的抽查是为了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一旦不合格面临的罚款可不是小数目。所以,我们要积极配合监管工作,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如果不幸遇到不合格的情况,要及时了解相关法规,像张大爷这种情况,虽然获利少且不是职业商贩,但也确实存在违法行为,要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改正。
再者,关于罚款的问题。当面临罚款时,要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对罚款有异议,要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像张大爷一开始没及时处理,导致罚款增加,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要及时关注相关信息,按照规定的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法律与人情的平衡。法院在判决时考虑到张大爷的实际情况,这体现了法律不外乎人情。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要理解执法部门的工作,同时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也应该更加审慎地处理类似案件,让处罚更加合理公正。总之,在卖菜等农产品交易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谨慎,遵守法律法规,保障食品安全,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卖菜、监管抽查、不合格、罚款、法院判决、食品安全、执法、法律、人情、处罚
[Q]:张大爷卖菜赚了多少钱?
[A]:张大爷赚了 14 元。
[Q]:张大爷的芹菜为什么被判定不合格?
[A]:经送检发现毒死蜱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限量要求。
[Q]: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张大爷的处罚是什么?
[A]:责令张某改正,进行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14 元,并处 5 万元罚款。
[Q]:张大爷为什么会被加罚 5 万元?
[A]:张大爷没有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也没有提起诉讼,因逾期不缴纳罚款。
[Q]:法院为什么认为张大爷 10 万元罚款可不用缴纳?
[A]:一来张大爷违法获利很小,二是他也不是职业的商贩,所以主观上恶意不大。
[Q]:近年来类似缴过重罚的案件多吗?
[A]:近年来缴过重罚的案件实属不少。
[Q]:面对罚款,张大爷应该怎么做?
[A]:应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
[Q]: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注意什么?
[A]:如果处罚的结果和大众朴素的情感有重大的分歧,必须审慎处理。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