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表人醉酒签订合同是否有效

share
法定代表人醉酒时签订的合同有效吗?2023年1月20号的晚上,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胡某到医院就诊。病历上显示胡某在与乙公司洽谈时,乙公司的公关经理将其灌醉了。在其醉酒的时候,在购销合同上签了字。事后,甲公司认为合同的内容违背了甲公司的真实意思,内容极其不利于甲公司。那么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行为属于乘人之危,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便起诉到法院,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这份购销合同。那么甲公司的依据呢,是民法典第151条的规定。一方利用对方为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但是案件审理后,人民法院并没有支持原告的撤销请求,为什么呢?法院认为啊甲公司的撤销合同的理由不能成立。理由是什么呢?首先,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胡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其在代表公司履行职务的时候,能否饮酒,饮用多少酒应当有所预见,因此不支持其将自己过量饮酒造成的后果推诿于他人的做法。其次,依据民法典第61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签订合同是典型的民事行为,甲公司无疑应当为其法定代表人胡某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甲公司指责乙公司乘人之危,使法定代表人胡某在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下签订的合同,其理由不能成立,人民法院不予撤销。那么人民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认知,不能将过错推诿于他人。以这种理由啊为由要求撤销合同,法律是不支持的。听明白了吗?关注郝律师,每天涨知识。
在商务活动中,合同签订需谨慎。尤其是涉及法定代表人相关情况,像醉酒签订合同这类问题,要依据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来判断其效力。若法定代表人在醉酒状态下签合同,公司想撤销合同并非易事。比如案例中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胡某,虽被乙公司灌醉签字,但法院仍未支持甲公司撤销合同的请求。这是因为法定代表人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饮酒后果应有预见,且法人要为其行为担责。所以,大家在签订合同等商务行为中,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因类似情况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谨慎,明确自身行为的后果与责任,确保商务活动合法合规进行,维护自身及公司的正当权益。
法定代表人,醉酒合同,民法典,撤销合同,民事责任
[Q]:法定代表人醉酒时签订的合同一定无效吗?
[A]:不一定,如案例中法院未支持甲公司撤销合同的请求。
[Q]:甲公司为什么认为乙公司乘人之危?
[A]: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胡某被乙公司公关经理灌醉后签订合同,内容对甲公司不利。
[Q]:法院不支持甲公司撤销合同请求的第一个理由是什么?
[A]: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胡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预见饮酒后果,不能推诿责任。
[Q]:民法典第61条第二款规定了什么?
[A]: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Q]:甲公司依据什么法律规定请求撤销合同?
[A]:民法典第151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危困等情形致显失公平,受损害方有权撤销。
[Q]: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这种情况下应承担什么责任?
[A]:要对自己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不能将过错推诿他人。
[Q]:合同签订后,什么情况下可请求撤销?
[A]:符合民法典规定的一方利用对方危困等致显失公平的情形。
[Q]: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行为要有明确认知,不能随意推诿过错。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