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时施救者受伤或伤人的处理办法

share
见义勇为时自己受伤或致他人受伤,施救者咋办?英雄受伤被救助人应补偿,紧急情况致他人损伤无需担责,出发点好法律保护。关注好律师,每天涨知识。
在生活中,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也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当自己在见义勇为时受了伤,或者不小心伤了别人,该怎么办呢?其实,法律是保护好心人的。如果英雄在见义勇为时受伤,被救助人应当给予适当的补偿。而在紧急情况下救助别人,给被救助者造成损伤的,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所以,只要你出发点是好的,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具体在各种场景下如何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呢?比如,受伤后如何获取应有的补偿?怎样判断是否属于紧急情况?下面就来详细说说。当施救者受伤,首先要及时就医,并保留好相关的诊断证明、病历等资料。然后,向被救助人说明情况,要求其给予适当补偿。如果对方不愿意,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紧急情况下救助别人致伤,要注意收集能证明情况紧急的证据,如现场的证人证言、监控视频等。这样在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中,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总之,见义勇为时别怕,法律会为好心人的正义之举保驾护航。
见义勇为,施救者,受伤,补偿,责任,法律,好心人,救助,损伤,紧急情况
[Q]:见义勇为时自己受伤了怎么办?
[A]:及时就医,保留相关资料,向被救助人说明情况要求补偿,对方不愿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Q]:见义勇为时伤了别人需要担责吗?
[A]:在紧急情况下救助别人,给被救助者造成损伤的,不需要承担责任。
[Q]:英雄见义勇为受伤,被救助人有什么责任?
[A]:被救助人应当给予适当的补偿。
[Q]:如何判断是否属于紧急情况?
[A]:比如现场情况危急,不立即救助会造成严重后果等,还可收集证人证言、监控视频等证据。
[Q]:受伤后应保留哪些资料?
[A]:诊断证明、病历等资料。
[Q]:如果被救助人拒绝补偿怎么办?
[A]: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Q]:施救者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A]:保留证据,依法依规要求补偿或说明无需担责的情况。
[Q]:见义勇为有什么保障?
[A]: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法律会保护好心人的正义之举。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