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医生救老人压断肋骨,法院判决引思考

share
辽宁医生在救人实施心肺复苏时压断老人12根肋骨,法院判其无责。我想说三点。第一点,我国法律规定紧急避险是在紧急情况下,法律允许牺牲较小利益保护较大利益。比如您发现张三溺水,想救他但他在水里抱住您,您把他打晕再救,这属于紧急避险。再比如张三突发疾病,您为救他一路狂奔摔坏几台车,但把他送到医院,这也属于紧急避险。又比如您看见张三困在车里,砸了他的车窗,同样构成紧急避险。在这件事情中,医生为救老人实施心肺复苏,手劲大了点,但符合紧急避险要件。第二,我国法律规定正常履行职责的行为一般不构成侵权。比如张三车祸昏迷不醒,医生为救他截肢,不构成侵权。警方发现张三鬼鬼祟祟正常履行职责,对他采取强制措施,也不构成侵权。第三,紧急避险保护的利益要大于损失的利益。比如您和张三一起遇见一头狮子,您不能把张三喂狮子来保全自己性命。但如果张三带了一条狗,您可以把狗喂狮子,这就构成紧急避险了。学法懂法有本,民法典真的很重要。点击下方的小黄车链接,让我成为你身边的律师朋友。
《民法典在生活中的关键应用攻略》:深入解析紧急避险与职责履行等要点,助您生活无忧。紧急情况下的行为界定至关重要,如紧急避险在各种场景中的判断标准。像溺水、突发疾病、被困车内等情况,如何准确判断是否构成紧急避险。正常履行职责行为不构成侵权,这一原则在医疗、执法等领域的具体体现。医生救人和警方执法时,怎样依据此原则保障自身权益。紧急避险中利益权衡的把握,当面临生命与财产等利益冲突时,如何做出正确选择。通过实际案例和法律条文解读,为您提供清晰实用的指导,让您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能依法应对,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医生救人,肋骨压断,法院判决,紧急避险,履行职责,民法典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