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经济补偿规则探讨

share
各位高工资不一定是好事啊,尤其在离职算算经济补偿的时候。我个人始终觉得劳动合同法里有一个规则不是特别的合理。哎,你听一听这规则,就是你们总说的算经济补偿金最多只有12个月。这个规则首先是明白,不是所有人最多只有12个月,那12个月封顶的这些人一定是工资。那多高呢?它的规则是超过了你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三倍。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当地的社平工资是7000块钱,7000乘以3就是21000。如果你的工资超过21000,那算经济补偿的时候,首先基数就是21000,不会再往上涨,并且计算工资最多2万年。如果你的月平均工资不超21000,那计算经济补偿的时候不受12年封顶的上限。哎,就是这个规则,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你们思考啊。如果我举个例子,你们当地社平工资就是同一公司的人,A和B这两个人A的工资是21000,B的工资是21001块钱。这俩人都在一个公司干了15年,在离职的时候,他们两个的经济补偿金会天壤之别。一个人能拿到15个月的经济补偿,而另一个人最多只能拿到12个月的经济补偿,而他们两个的工资实际上只差一块钱啊,所以这个时候你说怎么解决啊?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我只能说现有的规定在这摆着。如果你想多拿到,你可以尝试在算经济补偿的时候,尽可能把你的工资不要超过社平三倍。如果你比较接近,你可以考虑把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刨除掉,不进行举证,那再进行相应的计算,你知道吗?
《离职经济补偿攻略:掌握关键要点,保障自身权益》
在离职时,经济补偿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首先要明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最多12个月有其特定条件。当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三倍时,计算基数就固定为社平工资三倍,且计算年限最多12年。比如当地社平工资7000元,三倍就是21000元。若工资超21000元,补偿基数就是21000元,计算年限也受限。所以,为了能在离职时获得更合理的经济补偿,大家要提前了解这些规则。如果工资接近社平工资三倍,可考虑剔除不必要费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总之,掌握这些要点,能让你在离职经济补偿方面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
离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社平工资三倍,12个月封顶
[Q]:经济补偿金最多12个月是针对所有人吗?
[A]:不是,是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三倍的人才适用。
[Q]:如何确定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三倍的数值?
[A]:用当地社平工资乘以3即可得到。
[Q]:工资超过社平工资三倍,经济补偿基数怎么算?
[A]:基数就是当地社平工资三倍,不再上涨。
[Q]:工资不超社平工资三倍,经济补偿计算受12年封顶限制吗?
[A]:不受12年封顶限制。
[Q]:同一公司工作多年,工资相近但超不超社平三倍有何影响?
[A]:超社平三倍的,经济补偿最多12个月;不超的不受此限,可能补偿更多。
[Q]:想多拿经济补偿,工资方面要注意什么?
[A]:尽量让工资不要超过社平三倍。
[Q]:工资接近社平三倍,怎样减少经济补偿损失?
[A]:可考虑把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刨除掉,不进行举证再计算。
[Q]:经济补偿计算年限是怎么确定的?
[A]:工资超社平三倍的,计算年限最多12年;工资不超的按实际工作年限计算。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