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别人药材泡酒喝致人死亡,法院判决全过程

share
偷别人的药材泡酒喝致人死亡,法院如何判?这是个真实案例。岳母开中药店,一天她把草屋的药材放店附近路口晾晒,无人看守。父母误以为是何首乌,取走一根回家泡酒,喝完去世。家属报警,一审法院判岳母有期徒刑两年九个月,赔偿三十余万元。岳母家属不服上诉,重审时检察院撤指控。刑事案件撤销后,死者家属提起民事诉讼。一审法院认为父母偷窃误食应担主责,岳母晾晒有毒药材且未设警告牌有过错,判赔25万元。岳母不服再上诉,二审法院因岳母过错轻,酌情降至4万元。你支持吗?关注律师张大姐,让你少吃亏。
《药材泡酒引发的法律纠纷攻略》:生活中类似因误食药材引发的意外时有发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至关重要。比如,当遇到他人因误食自家晾晒的药材而出现意外情况时,我们该如何应对?首先,要明确自身是否存在过错。若晾晒的是有毒药材,且未在公众场合放置警告牌予以提醒,那么就可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像案例中的岳母,虽其药材被偷,但因自身存在过错,最终被法院判决赔偿。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涉及到可能对他人产生潜在风险的物品时,一定要做好警示措施。同时,如果不幸遭遇类似事件,要及时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积极配合调查。在法律程序方面,要清楚刑事案件与民事诉讼的区别。刑事案件若不成立,不代表民事责任也可免除。若对判决结果不服,要及时了解上诉的相关流程和规定,合理维护自身权益。总之,多了解这些法律细节,能让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更好地应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药材泡酒,法院判决,过失致人死亡,上诉,民事诉讼,赔偿,中草药,有毒物品,警告牌,过错程度
[Q]:案例中一审法院为什么判岳母有期徒刑两年九个月?
[A]:法院认为岳母晾晒的药材导致他人误食死亡,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Q]:岳母家属为什么不服一审判决?
[A]:他们觉得别人偷了自家东西吃死了,不应怪到自己头上。
[Q]:重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A]:检察院撤回了对岳母的犯罪指控。
[Q]:死者家属在刑事案件撤销后又做了什么?
[A]:提起了民事诉讼。
[Q]:一审法院判决岳母赔偿25万元的依据是什么?
[A]:父母偷窃他人中草药并误食中毒担主责,但岳母晾晒有毒药材且未设警告牌有过错。
[Q]:二审法院为什么将赔偿金降低到4万元?
[A]:二审法院认为岳母过错程度相对较轻。
[Q]:遇到类似情况,普通人应该怎么做来避免法律风险?
[A]:若有潜在风险物品,要做好警示,遇事后及时报警并保留证据。
[Q]:刑事案件和民事诉讼有什么区别?
[A]:刑事案件针对犯罪行为,民事诉讼解决民事赔偿等纠纷,刑事案件不成立不免除民事责任。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