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公司降工资是否合法?看成都这一典型案例

share
受疫情的影响,公司降工资合法吗?我们看看成都的这个典型案例。因受疫情影响,某家居用品公司长期没有营业,公司向上级集团工会发了征询意见,表示受疫情的影响,导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为稳定工作岗位,公司与固定职工采取协商的方式合理降低薪酬,全员固定薪资降低15%,待公司生产经营转好后再调整薪资。集团工会同意了该方案。随后,员工小王以公司降低工资提出被迫解除劳动合同,主张经济补偿。案件经过仲裁和法院的审理认为,根据四部委发布的复工复产的意见的规定,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鼓励企业通过民主程序与员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对暂无工资支付能力的,要引导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延期支付。而本案中公司通过制作协商确认表、征询意见函的方式,符合通过民主程序协商调整薪酬的方式,员工被迫解除不成立。所以这里提醒各位劳动者,近期全国多地都出台了对于特殊时期被迫解除的限制,所以大家要特别的谨慎,企业和员工的日子都不好过,被迫辞职要谨慎。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在特殊时期,面对公司降工资,劳动者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这篇攻略将为你详细解答。首先,要了解疫情期间公司降工资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自己的权益范围。若公司因疫情经营困难需降薪,可以要求公司提供相关证明,并通过民主程序进行协商。比如,要求公司制作协商确认表、征询意见函等。在协商过程中,劳动者要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诉求。若对降薪有异议,可与公司进一步沟通,争取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要关注当地政府出台的特殊时期被迫解除的限制政策,谨慎做出决策。总之,劳动者要保持冷静,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疫情,公司降工资,合法案例,协商,民主程序,劳动者权益
[Q]:疫情期间公司降工资合法吗?
[A]: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鼓励企业通过民主程序与员工协商调整薪酬等稳定岗位,符合规定则可能合法。
[Q]:公司降工资需要遵循什么程序?
[A]:通过民主程序与员工协商,如制作协商确认表、征询意见函等。
[Q]:员工因公司降工资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能得到补偿吗?
[A]:若公司符合相关协商程序,员工被迫解除可能不成立,不一定能得到补偿。
[Q]:企业暂无工资支付能力怎么办?
[A]:引导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延期支付。
[Q]:员工对公司降工资有异议该怎么做?
[A]:可与公司进一步沟通,通过民主协商程序争取合理解决方案。
[Q]:如何判断公司降工资是否符合规定?
[A]:看是否因疫情致经营困难,是否经民主程序协商等。
[Q]:特殊时期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限制?
[A]:全国多地出台了相关限制,需谨慎对待。
[Q]:公司降工资后经营好转会恢复薪资吗?
[A]:案例中有提到待公司生产经营转好后再调整薪资。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