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相关介绍及自我保护建议

share
帮信罪中,帮信不是帮忙寄信,而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这是2015年新出罪名,短短几年已跃居各类犯罪起诉人数第三名,越来越多年轻人包括在校大学生因此被起诉。帮信罪全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网络犯罪,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均构成犯罪。比如为网络赌博或电信诈骗提供账户、网银、银行卡、手机卡等作案工具。很多骗子买微信号、银行账户等,找没工作缺钱学生租或买。学生不知帮诈骗哪怕卖微信号就构成帮信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87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最后给三个保护自己的建议:一是问对方为何找自己帮忙,为何不找家人朋友,为何自己不能转账;二是想清楚帮忙为何还要给钱,是否值得;三是听刘律师的,这种忙能帮就帮刘律师,关注我做你身边律师朋友。
在当今网络时代,帮信罪频发,大家一定要警惕。首先,千万别轻易给陌生人提供网络账户、银行卡等。若有人找你帮忙转账或提供网络支持,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他为啥不找家人朋友,为啥自己不能操作。帮忙前先想想是否值得,别因小钱惹大祸。一旦发现可疑,赶紧拒绝并远离。记住,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和账户安全,别让帮信罪找上你。若不幸卷入,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应对。总之,时刻保持警惕,才能远离帮信罪的风险,守护好自己的生活。
帮信罪,信息网络犯罪,帮助行为,法律规定,自我保护
[Q]:什么是帮信罪?
[A]:帮信罪全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指明知他人利用网络犯罪,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
[Q]:哪些行为会构成帮信罪?
[A]:为网络赌博或电信诈骗提供账户、网银、银行卡、手机卡、网络、微信、支付宝等作案工具,或卖微信号等帮助行为。
[Q]:帮信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A]:根据我国刑法第287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Q]:如何避免卷入帮信罪?
[A]:有人找帮忙时多问为何不找家人朋友、为何自己不能转账,想清帮忙是否值得,拒绝可疑请求。
[Q]:学生卖微信号会构成帮信罪吗?
[A]:只要帮助了诈骗行为,哪怕只是卖微信号,也构成帮信罪。
[Q]:帮信罪常见于哪些人群?
[A]:越来越多年轻人包括在校大学生因帮信罪被起诉。
[Q]:发现可能涉及帮信罪该怎么办?
[A]: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权利义务,积极应对。
[Q]:帮信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A]:2015年才出现的新罪名。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