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中常见计算公式

share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劳动争议当中常见的一些计算公式。第一个,离职的经济补偿啊,大家都知道叫N怎么算呢?按你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如果你干的不满一年,不满一年的,如果有不到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超过六个月不到一年按照一年算。所以说如果你工作三年05个月,就是3.5个月工资。如果是三年七个月,就是四个月工资。而这个工资的标准是按照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啊,离职前12个月平均应发工资。第二个就是赔偿金啊,经济补偿金叫N赔偿金叫2N就是经济补偿的2倍。第三个加班费,加班费的计算,按照你的月工资除以21.75天,为什么除以20.75,你就记住就行了,这叫平均月计薪天数,得出来你每天的工资,然后每天工资再除以8小时,是每个小时你的工资,然后乘以对应的小加班小时数,然后再乘以乘以对应的比例,比例怎么算呢?如果是每天的延长工作时间就是1.5倍,休息日6日就是二倍,如果是法定节假日加班儿就是三倍。第四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未休年假工资。年假你当年没有休,你就可以主张未休年假工资计算标准是你的月工资除以21.75天,算出来每天的工资,然后按照你没有休的年假天数乘以对应的天数,再乘以200%,注意不是300%,另外支付是200%。这四项最后跟大家说一下关于计算基数的问题,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你不清楚不了解,没有关系,按照最大金额去主张。换句话说,应发工资全额的应发工资是多少,就按照那个数去主张,没毛病,你知道了吧?
在劳动争议中,掌握常见计算公式至关重要。比如离职经济补偿,工作一年给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有不同算法。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2倍。加班费计算有其独特方式,月工资除以21.75天得出日工资,再除以8小时得时薪,乘以加班小时数和对应比例。未休年假工资也有明确计算标准。了解这些,能更好维护自身权益。遇到劳动争议别慌,先明确自己的诉求,对照公式算出应得补偿。若对工作年限、工资标准等有疑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如离职前12个月平均应发工资的统计。若不清楚计算基数,可按最大金额主张。总之,熟悉这些计算公式,能让你在劳动争议中更有底气,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劳动争议,计算公式,离职补偿,赔偿金,加班费,未休年假工资
[Q]:离职经济补偿的N是怎么计算的?
[A]:按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有不同算法。
[Q]:赔偿金2N是怎么来的?
[A]:赔偿金是经济补偿金N的2倍。
[Q]:加班费如何计算?
[A]:月工资除以21.75天得日工资,日工资除以8小时得时薪,再乘加班小时数和对应比例。
[Q]:未休年假工资怎么算?
[A]:月工资除以21.75天算日工资,乘未休年假天数再乘200%。
[Q]:工作三年零5个月,离职经济补偿是多少?
[A]:3.5个月工资。
[Q]:工作三年七个月,离职经济补偿是多少?
[A]:四个月工资。
[Q]:加班费计算中比例是怎么规定的?
[A]:每天延长工作时间1.5倍,休息日2倍,法定节假日3倍。
[Q]:计算基数各地标准不同怎么办?
[A]:不清楚的话按最大金额主张。
share